01
ACL损伤简介
随着《“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人们的运动及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而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特别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更频繁地出现在如足球、滑雪、篮球等以屈曲、旋转、剪切、快速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为运动模式的项目。
一项为期10年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CL损伤占膝关节损伤总数的20%。ACL损伤大多为非接触性损伤,其损伤机制是由躯干侧向变位,髋内收、内旋,膝外翻,胫骨外旋、前移以及踝外翻等生物力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02ACL损伤后的康复计划
在发生ACL损伤后,无论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康复的尽早介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常规的康复治疗侧重于改善股四头肌肌力、关节活动范围、本体感觉、步态等,尽可能的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及运动中恢复既往功能。而综合性的康复方案应包含力量训练、柔韧训练、敏捷训练、平衡训练以及超等长训练等众多元素,以降低损伤风险。
但是,尽管在术后康复计划中包含了这些训练元素,在恢复运动后ACL的再损伤率仍然很高。与那些没有受伤史的年轻运动员相比,试图重返运动的年轻运动员ACL受伤的风险高出40倍。
原发性ACL损伤似乎影响并进一步加剧了不良的生物力学模式,使运动人群容易因代偿机制而受到额外伤害,特别是在额状面和对侧肢体,这表明了损伤及恢复过程的系统性影响。
03ACL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
为更有效地减少ACL损伤患者的再次损伤风险,促进其重返运动的进程,ACL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近来被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jxemby/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