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朋友不是单纯的怕冷或者怕热,而是既怕冷又怕热,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上热下寒。有的朋友也知道,上热下寒可以用交泰丸,但交泰丸现在不仅买不到,而有的人买到了,却发现没有用,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因为在中医看来,上热下寒也是分证型的,交泰丸并非全部适用,那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个上热下寒的经典名方,疏肝,健脾,补肾,对应三种证型,帮你轻松化解怕冷又怕热。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当归六黄汤,适用于肾阴虚所致的上热下寒
中医常说心肾相交,这是因为心为火脏,而肾为水脏,心火和肾水两者相互制约,当肾阴不足,肾水无力制约心火时,就容易引发心火上炎,从而出现心情烦躁,失眠多梦,口舌生疮等。同时心火上炎无法往下温煦肾水,也会容易引起下肢水肿,小便频繁,大便溏稀等,从而形成上热下寒。另外肾阴还有着濡养腰骨和耳窍的作用,所以肾阴不足的人还会出现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那针对这种情况的调理,我们就要清热温下了,把上炎的心火清泻掉,把下班的寒邪温化掉,可以参考乌梅丸为基础方,再根据自身情况做加减。
其次,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逍遥散,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上热下寒
肝主疏泄我们一身气机的流动,当肝郁气滞在中焦,那么心火和肾水的交融就会受堵,也会引起上热下寒。而肝郁克脾,肝郁气滞之后还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一生气就腹胀腹痛,吃不下饭,以及大便稀软不成形状等,那针对这种情况的调理,我们就要以疏肝健脾为主,打通中焦的郁堵,可以参考逍遥散加减。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真武汤+交泰丸,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上热下寒
肾阳有着温煦机体的作用,当肾阳不足时,我们也很容易出现下寒的情况,比如腰膝冷痛,下肢水肿,腿脚冰凉等。并且肾之阴阳是相辅相成的,当肾阳虚的时间过久,也会导致肾阴虚,出现虚火上炎的情况,比如牙龈肿痛,口干咽干,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从而形成上热下寒的局面。那针对这种情况的调理,我们就要在用真武汤温补肾阳,驱散下寒的同时,加上一个交泰丸来清除上热,交通心肾,再根据自身情况做加减。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的上热下寒的三种证型,不过每个人上热下寒的病因都不太相同,我所分享的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具普适性,所以大家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辨证,千万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myydzem/1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