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鸣病因 >> 耳聋耳鸣的病因 >> 正文 >> 正文

我的割肺历险记,现在想起来还是一身的冷汗

来源:耳鸣病因 时间:2024/3/20

(原创)

这不是故事

是我的亲身经历。

这一年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年,心惊肉跳的一年。

年5月22日我和医院住院,顺便做个体检。

第二天我俩都做了胃镜,老伴摘了几个息肉,两人胃部都没啥大问题。

第三天,安排做了个CT检查,下午报告就出来了。

主治医生一脸严肃的走到我病床前说:“你的片子出来了,有一个比较大的结节影2.4cmx1.8cm情况不太乐观,

需要进一步做检查,另外你还有(癌筛五项)中的一项指标偏高,得再抽几管血”。当时我老伴就在旁边,一脸惊恐的看着我,我用微笑来放松她,以防吓着她,等医生走后老伴的眼泪就刷的一下流了下来。

我说:“还没确定啥的你就这么紧张干啥”。不过,在一般情况下,0.3cm怀疑癌症结节的,也有割掉的。何况这么大的结节。

把老伴安慰劝走后,我就开始在百度上查找我那项癌细胞偏高的数据。

打开手机百度点击这项指标,发现这项指标要高很多倍才有医学临床参考价值,我再看那项指标仅仅超出了一点点,估计是正常波动,于是我松了一口气。马上去告诉了老伴,让她也放心。

第四天,那项血检出来了,果然指标又跌了回去。这下我又增添了一点信心。老伴似乎也缓过一点神来了。

第五天下午我们便出院了,出院小结上写有(2.4cmx1.8cm结节影,炎症可能,建医院先做肺结核排除)。

出院后,我就在网上大量的查阅关于肺结核症状和肺癌的一系列的信息。掌握了不少有关肺癌和肺结核的知识。

排查肺结核

.6.8我住进了我市的结核病防治院,这是医院。病房四人一间,我是二床。1床是一位是老肺结核,70多岁,估计是抗药了,一直咳嗽不止,我在他旁边一直戴着口罩,很担心被他传上。三医院做了肺穿刺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人,他身体很虚弱。四床是刚在二院割了肺结核瘤的患者。因为我属于观察的病人,除了每天打消炎吊针外还加一瓶增强抵抗力的吊瓶。

病友的遭遇警示了我

我和4床比较谈得来,在散步时,他跟我讲述了他的割肺经历,这次谈话对我以后的确诊起到了不小的警示作用。

他说:“他也是在体检中发现一个大结节,体积跟我的结节差不多,由于非常害怕,日后也是在极度恐惧的情形下割掉了肺的一部分。他很后悔,他说,如果早知道这是一个结核球我就不用开这一刀了”。

我说:“为啥在割肺之前不

医院看看,上网查查”他说:“医院。

当时在二院又拍了一张片子,发现又长了一点点。于是就特紧张,就去问医生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医生很肯定的说:“是癌的可能性很大必须立刻手术”。

当时他夫妻俩也慌了神,最终

在割掉一片肺组织后,经过病理化验确诊不是癌,是肺结核瘤。但也把肺叶切掉了一块。

“手术后在走廊里一位护士兴奋的跟我老伴说:“恭喜你!不是癌症,是一个结核球”当时我俩也高兴的冲昏了头,冷静过后一想,不对啊,这不是误诊吗?干嘛高兴啊,割掉一片肺还他妈高兴啥?以后会不会影响呼吸和留下什么后遗症?想想都有点后怕。

他越想,越觉得窝囊,还他妈恭喜我,是掩饰他们的误诊吧”他跟我说。

给他主刀的医生是一位在我市肺科最顶级的专家之一。

.6.15医院出院,肺结核被排除了,我的老伴及家里的亲戚都说宁肯确诊肺结核,也比得肺癌强。可是我不这么想。没有在肺结核住过院的人是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肺结核的厉害,太缠磨人了。整年的吃药,严重损害肝肾功能,还要兼吃保肝药,多数人坚持不了半途而废所以出现抗药,这里的床位永远是满的。

呼吸主任劝我住院

医院拍的片子和出院小结医院的呼吸科,接诊的也是一位专家,看了片子后说:“既然肺结核排除了就意味着不排除肺癌的可能。立即住院吧,先消消炎再做加强CT,气管镜”。我说:“能不能先给我开点消炎的药吃,我不到半个月已经住了两次院,还要再住院吗?如果能消消炎,再来看看不行吗”?

哎,“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不住院不检查怎么知道你是肺癌还是炎症,所以你必须住院,”专家冷冰冰的说道。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她特别想让我马上住进去,我在琢磨这个科室,估计(收床率)没完成吧?

最后我还是顶住了她的忽悠,没有答应她住院,当时她看我走了非常生气。

专家首诊倾向于癌

后来我又去找了该院的肺科专家他开始诊断倾向于肺癌,在我和他讲我去年做了CT这个部位没有结节,一年后长这么大是不是不正常,讲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说:“是的,如果是癌也不会长这么快,但是我觉得这么大也可能是结核瘤,医院已经排除了,然后他说是这样啊,不过这么大的结节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怕以后病变你还是切了吧!”

我觉得他这个决定我有点不放心,然后他就给我介绍起微创怎么怎么伤害小,又先进等,他说是不是癌都得切了以后才知道,没切前只是怀疑。那看来我这一刀是避免不了的了?

老伴在一旁说:“能不能隔三个月再拍张片子,再看看”?还好,他勉强答应了。好吧,只能给你三个月。

我和老伴暂时松了口气,起码暂时可以缓一缓了。

医院试试,于是我俩就跑到我市第二家三甲,

这位专家还是确诊癌

找到了朋友推荐的那位专家,这位专家拿着片子看了看,没有一会就下了结论,他很肯定的说:“这是一个不好的癌”。我老伴有点吓懵了,忙问医生:“是那种最不好治的癌吗”?专家说:“是的,要不我给你开单子,现在有床位”。因为看片子时间太短,我有点不放心。我在网上曾查阅过,最不好治的肺癌应属小细胞癌,它一般长在肺的边缘,而且发展特别快,而我的位置是左肺下叶背段,在医学上这个部位不容易长癌,我想他这个结论我有点怀疑,要不是我提前查阅了大量的肺癌科普,就真会被他忽悠割肺了。我决定不在他家做CT了,也不在他家住院手术了。

年9月我决定再找一家,医院并在这里做CT。

专家这次确诊结核瘤

医院的专家拿上两次片子给他看,我老伴说:咱改变一下策略,先不要跟他讲咱们的检查过程,和身体状况,以免给他误导,让他自己看片子,到底能看出来个啥。在大连我不想再找第四家了。这是在这里最后的一家,所以有点紧张。上帝保佑,最好不是癌,最好别割肺。

这位专家非常仔细,足足看了5分钟左右的片子,房间里静的耳鸣,呼吸都听得到。

终于看完了,“从片子上分析,你这个结节很像结核瘤,但也不排除恶性成分”医生说。

第一次听到医生说可能不是癌,是结核瘤。我有点小高兴,医院做排查肺结核的经过讲给他听。

听完我的叙述后,他说:“肺结核也有自愈的,由于当时得了比较轻,自己没啥太大感觉,加上自己的免疫力比较强,就自愈了。但从片子上看,也有些其他怀疑的症状,但不是太明显。最后他决定让我隔三个月再来拍个片子看看。我说好的。

这次诊断我觉得比较靠谱,医生看的也仔细,也没那么草率急的让我住院。

四个月后第三次CT

观察三个月后的九月份,第三次做了CT,这是我四个月以来第三次拍片。

这次专家没有上次的好态度了,上来就说片子我看了,这次不用费劲了,他已经在电脑上看了。他说:“还是倾向结核球,但有血管进入,周边还有分支,还有牵拉,恶性肿瘤也不排除。

这样的判断还是模棱两可的模糊结论。他说:“要确诊还是得手术。这样吧,你切了吧,就是个结核球的话,留着也怕以后病变,变成癌症。

又一次陷入纠结

我镇静了一会说:“这样吧能不能再给我三个月拍个片子看看?”。他说:“不可以,我给过你三个月了,不会再给你三个月时间了。必须得做手术”!然后不管我同不同意就让助手把住院单子开好给了我。说上边有电话,住院前打个电话联系就可以住院了。

给我的感觉,医院的专家比上两家还急着让我住院开刀。住院联系单子好像早就准备好了,随手就塞给了我。

商业化啊,商业化太恐怖了!我说好吧,我回去准备准备住院的用品。然后拉着老伴就走了。

艰难抉择

最终我俩商量的结果是赌一把。自己给自己一个缓冲期,三个月后再拍一个片子看看。

由于新冠,静默,阳了等原因,拖了五个月,一直到今年的2月23日才决定做CT,于是我决医院去拍片,因为第一次发现大结节的就是在他们家。

九个月后的第四次CT

时隔九个月了,这次是第四次做CT,心情很不平静,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我没了不要紧,老伴怎么办,一个人孤苦伶仃,孩子也不在身边,谁来照顾她,这个念头时常在我脑子里闪现。

万一手术割去一叶肺喘不上来气怎么办?万一不是癌,像我那位病友白挨一刀怎么办?还照样割去一叶肺怎么办?等等等等想了很多很多,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我不想听到最坏的结果,也不想听到添堵的“恭喜你”。

等待结果的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终于,结果出来了

(初步诊断:结节为炎症,与前一张片子对比炎症已被吸收)

我的天啊!这结论不是癌症,也不是肺结核瘤,只是一个炎症。太惊险了!如果当初我相信了医生,经不起他们的忽悠,我的肺就无缘无故的被割去了一叶。医院医院,做了四次CT。看了七个专家。

多数叫手术的,有说肺癌的,有说肺结核瘤的,有叫穿刺的,有叫做气管镜的,有叫做增强CT的,有叫割肺的,我都没有听坚持到了最后。无疑,我是一位幸运儿,亲戚们都夸我俩心理素质强大。其实一路走过来真的好累,好累。

老伴高兴医院大门,天空湛蓝,一片云朵也没有,老伴突然朝天空大吼一声,

激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我说老伴,咋了?挺文明个人,还吓了我一跳。老伴说,高兴啊!一身轻啊,压在头上九个月的大石头搬掉了。憋了这么久的一口气我得吐出来才痛快啊。

结束语

躲过惊险的一劫,我有话想跟与我有着相同经历的病友说,切记不要被专家的错误诊断给忽悠了。他们不是神,而且肺癌的金标准也是手术取病理才能确诊,对于专家来说看片子确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医院是商业模式,这样以挣钱为目的诊断谁不怀疑呢?谁能轻易接受呢?谁又敢接受呢?有多少被误诊割了肺的例子?无从统计。

当然,开不开这一刀,关键还是在自己,要能控制住自己,这才是关键。多去网上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病情做到知己知彼,再去找医生诊断,他说什么我们也不至于盲从,不容易被忽悠是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elemby/12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