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供血不足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2/的中老年人存在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
(1)运动功能失灵: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嘴歪、流口水、吐字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走路不稳、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无法正常活动、不明原因的跌倒或者晕倒。
(2)感觉功能障碍:常表现为面舌麻、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视物不清,突然的失明、眩晕、耳鸣、自发性疼痛。
()精神意识异常:嗜睡、精神不振,这类症状也是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征象;也有患者表现为失眠;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体现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减退,如记不清最近发生的事情、找不到回家的路、算数总是算错等。
脑供血不足病因有哪些呢?血管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病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当脑动脉、颈动脉等出现粥样硬化时,会使血液通路变窄,影响大脑正常血供。
颈椎病:颈椎错位会压迫椎动脉,使之变得狭窄或发生痉挛,从而导致椎动脉无法正常向大脑供血。
血流动力学因素:收缩压超过mmHg时或舒张压压低于80mmHg的时候,会引起大脑血流量的减少,从而无法保证脑组织的正常供血。
血液成分的变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吸烟等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继而可导致脑供血不足。
栓子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心房血栓脱落,容易随血流移动到脑部堵塞血管,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如何治疗呢?(1)首先控制一些自身的危险因素,比如降血压(日常进行血压监测,服用降压药等)、降血糖(监测血糖、服用降糖药等)、控制血脂(定期检查血脂、清淡饮食等)、戒烟戒酒。
(2)当临床表现或辅助检查提示大脑有缺血、缺氧表现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等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颈动脉有明确狭窄者,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超过50%,无症状狭窄超过70%,有可能需要颈动脉内膜剥脱或支架置入术。
具体选用哪些治疗方法,应由医生评估病情后定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elemby/1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