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鸣病因 >> 搏动性耳鸣病因 >> 正文 >> 正文

郝晓明申请回炉文章和回炉小结

来源:耳鸣病因 时间:2020-11-6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pf.39.net/bdfyy/tslf/190620/7232727.html

浮针治疗失败病例总结

——且行且思索

笔者梳理了这一年来运用浮针治疗失败的病例,捡择出比较典型的三则病例记录,供同仁分享,请大家分享和借鉴!

病例一.、杨先生男59岁年4月6号初诊(大寨康复患者薛先生介绍)****

主诉:渐进性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三个月。

现病史: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晨起出现左耳听力下降,逐渐加重同时伴耳鸣、头晕,颈部僵硬不适,情绪烦躁。医院诊断:“1老年性耳聋2.糖尿病”。经中西药治疗(甲钴胺片,耳聋左慈丸等用量不详),疗效欠佳,经介绍来诊。

一般情况:患者体态偏胖,营养良好,神清,体态自如,问答贴题。血压85

mmhg

MTrP检查:左侧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冈上肌肱桡肌,

初步印象:1.颈椎病?

2.老年性耳聋?

3.糖尿病?

治疗:

上半场:处理上述MTrP,颈部不适感减轻,但耳鸣耳聋依旧。

下半场: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向上进针,做斜颈对抗,治疗后耳鸣耳聋依旧。

4月7号二诊:颈部不适、头晕缓解,但耳鸣耳聋依旧,头部过度后仰时颈部不适。

查:左胸大肌(+++)左侧冈上肌、斜方肌上缘(++++)肱二头肌(++++)

上半场:处理左侧冈上肌斜方肌上缘

再灌注动作,做头部过度后仰对抗,颈部不适处理后消失。

4月8号:三诊:颈部舒适,耳聋耳鸣依旧。

自述:耳鸣如蝉,听力差。

下半场:处理左侧前臂外侧,耳鸣、耳聋无改善

嘱隔日再治。

4月10号四诊:听力和耳鸣无明显改善,

建议:去医院检查头颅CT。多普勒脑血流图、血糖、血脂等。

一周后电话随访,CT检查为,腔隙性脑梗塞,血糖、血脂偏高,正在住院治疗。

一月后电话随访继续在服药治疗,但耳鸣、耳聋症状无改善。

讨论:关于老年性耳鸣耳聋的病例。以前在治疗患慢性疼痛性疾病,接诊时,因患者听力差,交流不便笔者常常随手处理,往往恢复听力的效果,出人意料,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就感,近一年来临床上比较注意这些病例,大多效果不错,所以遇到这类病人,首先会想到用浮针治疗,而这个病例在诊断方面不够重视,忽略明确诊断这个环节,本病例虽然有头晕、耳鸣、耳聋,但当初考虑可能是颈椎病引发的,治疗三次虽然颈椎病改善乐观,耳聋、耳鸣的症状没有进步,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脑梗塞存在,同时患者有糖尿病,血糖、血脂偏高,药物控制不佳。所以治疗失败,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经验积累吧。

后来查到关于老年性耳聋资料①表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高血脂促进老年聋,除因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本病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也会对于耳蜗底周末端螺旋器和相关的神经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双侧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另外,该患者住在一个相对噪音较大的环境中,(住房墙后就是国道,车流量很大)可能也引发本病的一个原因。此外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任何治疗干预可能会改变听力,有限的提高生活质量,但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

(①注:来源百度资料)

病例二、苏女士,女52岁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头晕头痛十余年,伴左肩痛双手指麻木一年余。

现病史:十余年前,因过劳累致腰疼,曾诊断为腰椎病,治疗后反反复复。后有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情绪焦虑,睡眠尚可。三年前头痛头晕CT示:脑梗塞。治疗效果不明显。

刻诊:面色黧黑,体质偏瘦,营养状态一般,情绪焦虑,神清,问答切题。自述:头晕头痛,颈肩部及左腰臀腿疼痛,手指麻木,全身怕冷,食欲不振,经期紊乱。

初步印象:1.颈椎病?

2.脑供血不良?

3.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3..腰椎病?

4.慢性胃炎?

MTrP检查:胸锁乳突肌冈上肌菱形肌竖脊肌腰大肌大圆肌腓肠肌

治疗:上下半场处理后:及时效果没有出现(这种状况相对较少)。

4月7日二诊:首诊所述症状无改善。

检查血常规示,红白两系细胞数值呈低状态。建议加强营养。

改变思路,调整灌注手法,处理上述MTrP。治疗结束时及时效果尚可。

4月9日三诊:述除腰痛有所减轻外,其余症状无明显改善。精神情绪一般,重点处理腰述腰背部的p点。

留管腰方肌、冈上肌处。告诉患者有体质问题,效果会出现会很慢。

4月12日四诊:头晕、头痛减轻,前额不适。腰痛减轻,睡眠尚可。唯感两侧肩部疼痛,无任何效果。

4月15五诊:诸症似乎有改善,唯两肩胛冈部位顽固疼痛以右肩为著,寸①①功未进,详查肩甲部位唯有固定顽固的疼痛。患者告诉右侧肩胛冈部位顽固疼痛曾历经,药物、小针刀针灸按摩割治拔罐热疗等等。都是寸功未进。

4月20日六诊:颈部不适,头晕头脑不清,肩背部疼痛。眼目酸涩。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精神疲乏,记忆力减退,伴腰痛。

4月25日七诊:同上。

5月5日八诊:肩背困痛难忍以右侧为著。

凡八诊无效而放弃治疗,医院进一步检查。

讨论:该患者罹患多种慢性病多年未愈,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欠佳。究其原因:一、患者长期慢性疼痛,服用止痛剂,导致由于消炎止痛药的运用,导致胃肠道和心血管的创伤,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二、长期食欲不振,体质差,营养状态不良,机体自愈能力低下。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仍然坚持日常杂务和田间劳作,影响因素持续存在也是治疗失败的原因。四、医嘱不到位,未能及时有效的调整医嘱,纠正患者的生活方式。

慢性肌筋膜疼痛的维系因素复杂多样化,下面用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或肌筋膜痛性综合症一文中的这段话和同仁共勉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存在,已被证实是一种肌肉运动终板处的病变。其病理生理变化和组织结构的改变显示骨骼肌运动终板处结构性改变,肌内张力带形成使受累肌处于长期部分痉挛状态,肌内伤害性感受器可感受到局部生物应力和化学成份的改变而表现为周围疼痛的感受。近一步的长期病变,可以引起周围能量危机而加重疼痛和交感现象。对牵涉疼痛认识方面,不同于传统神经支配性疼痛,与神经干支配的范围无关,是一种中枢神经在网状结构和脊髓内相互联系的整合结果,例如:比目鱼肌的触发点疼痛可以牵涉到同侧腰骶部的疼痛,甚至同侧颞颌关节的疼痛。一旦原发病灶的疼痛被控制,远处牵涉痛也消失;如果仅治疗远处牵涉痛,那么止痛仅是临时的局部镇痛。因此,对治疗医师而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位置是治疗的关键。至于,为什么会引起这种病变?目前的病因学并不完全清楚,所知道是其发病与创伤、长期不合理工作姿势和肌肉用力不当及肌肉过度疲劳等。”

病例三、杜女士女53岁

主诉:活动后双下肢疼痛,右腿为著6年。

现病史: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双下肢疼痛难忍,稍事休息可以完全缓解,在某院就诊,CT/CR/MIR显示:L51°滑脱。医生建议手术。患者惧怕手术后遗症,拒治,6年来迁延中西医药,针灸、外敷、内服等诸多疗法,皆罔效。

既往史:有腰部外伤史。

年11月4号,延余处就诊,自述每于活动或劳累后,发作性双下肢疼痛,以右腿为著,自右臀肌部至小腿胫骨外侧肌广泛化疼痛,稍事休息20分钟左右,疼痛可自行完全缓解。多年来众多的疗法不能减轻乃至缓解这种活动后疼痛的现象。平时休息状态下,或下蹲、弯腰拾物、无任何不适感。

MTrP检查:

一诊:查:双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右侧:腓骨长肌(+++++)胫骨前肌(++++)髂胫束上段(++++)(腹外斜肌(+++)臀大肌(++++)臀小肌(++++)右侧股内收肌(++++)胸腰筋膜骶骨部(++++)。用两支针逐一在上述的P点浮针(不确定哪个是中央触发点,所以都打了)结合主动和被动的再灌注手法,同时给予一定的拮抗。留管左腓肠肌和胸腰筋膜骶骨部。因就诊时无疼痛,故未观察即时效果。治疗结束,嘱患者隔日一次。

二诊:诉经治疗后,左腿于劳累未发生疼痛,右腿依然。且上次治疗后,感全身乏力,嗜睡。

查:右髂胫束(++++)腓肠肌(++++)比目鱼肌(++++)半腱肌(++++)半棘肌(++++)臀大肌(+++++)股内收肌(++++)。在上述p点逐一治疗。配合屈胯关节,曲膝关节,直抬腿、髋关节内旋并对抗,大拜佛等再灌注动作。留管股内收肌和右侧腓肠肌。

三诊:上次说了后仍有乏力和嗜睡,但较第一次减轻。右下肢如仍于劳累后发作性疼痛,无明显改善。查:前两次处理过的p点仍然存在。加浮股后肌群。

四诊:疼痛如前。p点依旧,行浮针治疗。

五诊:疼痛如前。嘱先运动,等诱发疼痛后再接受治疗。患者运动诱发疼痛,查:腹外斜肌(++++)比目鱼肌(++++)右髂胫束(++++)行浮针治疗。

六诊:疼痛如前。在浮针群中和同仁交流,告知应该查髂腰肌和臀小肌梨状肌等,遂改变治疗方案。

嘱患者长途步行诱发疼痛,浮右侧腹外斜肌,股内收肌,髂腰肌p1p2(++++)p3(+++)、梨状肌(—)。

修正诊断:髂腰肌综合征?

处理上述p点时做曲胯关节、胯关节内旋,并给予对抗力。留管右侧髂腰肌p1和p3点。

七诊:日常活动后右腿疼痛如故。受符老师的文章的启发。特别注意查髂腰肌。查:右股内收肌(++++),髂腰肌p1p2(++++)、左侧髂腰肌p1p2(++)。做曲胯关节、胯关节内旋,并给予对抗力。留管右髂腰肌p1、股内收肌。

八诊:诉劳累后右腿臀肌部至小腿胫骨外侧肌广泛化疼痛依然如故,稍事休息即可完全缓解。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讨论:该患者接受浮针治疗八次竟然寸功未进,这在浮针治疗中不多见。又因患者的症状是在劳累以后才疼痛发作。古而未能观察到即时疗效。六诊时和同仁交流后,虽然及时改变诊疗思路,从髂腰肌入手治疗任然无效,凡八诊竟不能收功。希冀在浮针治疗中当引以为戒,勿赴后辙。

上述病例虽然有明显的影像学资料,证明是腰椎1°滑脱。相反腰部没有任何症状和临床诊断不相符,仅仅是劳累会有右腿疼痛伴沉重感,休息后可以完全缓解,是按照普通腰腿痛的常规治疗,没有明显疗效,既是调整诊断,改变治疗方案任然无效,这告戒我们在诊疗思维上我们有待新的拓展,就像符老师而言:“每天要对以前的诊断和治疗有新的思考,不能盲目追求以前的影像诊断,不能对以前的不明显或者没有好的疗效的方法一成不变,每天要有新的思路。”本例患者经查在髂腰肌部位找到P点。但治疗效果不佳。以后电话随访,患者至今症状如故,未能明确诊断。在那一段时间,会经常回忆起这个病例,虽然治疗失败了,但更糟糕的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郁闷呐。

这几天总在思考,在浮针治疗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病例,疗效迅速,有些全然无效,经过反思这一年来治疗失败的原因,大致总结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诊断不明确

过度的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未能明确诊断。所以首先应该明确诊断,确立是浮针治疗的适应症,所有病例均实行徒手触诊。诊断时应该改变既往的思维模式,切勿盲目的崇信辅助检查结果,必须细致、切实,徒手详查,要有手摸为实的概念,不可有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

二.勿贪功冒进,不可以报一种侥幸心理,每个病例的诱发和维系的因素不尽相同,同一种病,不同的人罹患,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已经治疗过很多的同样的疾病,就可以将每个人的这样的病都能治好。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三.患者体质问题

笔者发现在接受浮针治疗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属于不敏感体质,进一步询问,患者会告知自己对于包括药物在内的很多的治疗方法,疗效反应平平,尤其是物理疗法。这种体质的患者不是治疗效果差就是失败。

四.并发症的问题

当患者罹患多种疾病时,某些症状本身就是原发病所引发的,尤其是血相偏高,高血糖、高尿酸的患者,原发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很重要

五..似乎患者期望值太高也是治疗失败的一个原因。(只是的个人的想法)所以符老师经常讲:不要给患者太高的期望值,否侧往往我们会很被动。患者期望值太高,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太大,也是影像患者依存性和疗效的一个因素。

六.医嘱安排

治疗结束后,合理安排医嘱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患者既往不良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如告诫勿高枕而卧,勿长时间沉迷网络,看电视,打麻将,打毛衣,负重等等,其医嘱内容因患者而异,不一而同。患者不严格执行医嘱也是治疗失败的一个因素。发现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任然在从事不利于病情恢复的工作。甚至于认为单纯休息,不从事体力活动就是服从医嘱而久卧,久坐。因为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而使有效的治疗结果付之东流。

以上几点是末学的粗浅的认识和诸位同仁分享失败病例,旨在引发我们思维,拓展我们的思路。

郝晓明

-4-8

郝晓明回炉学习总结

末学郝晓明,甘肃平凉浮针人。年初次接触浮针的,那是在符老师随专家义诊团在平凉授课时,见到了符老师为一名护士治疗肩周炎,使其肩关节功能及时得到明显的改善。就是在那个时候,浮针不寻常的效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这几年来一直不断的学习浮针,应用浮针,研究浮针。从事浮针的临床治疗。

14年3月份在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进修学习浮针,跟随符老师学习浮针,那个时候真正见证了浮针的临床疗效。结业回到当地,我就开办了浮针医学工作室,并且以医疗机构的构架申请,获得批复,使平凉浮针医学工作室成为一家合格的医疗机构,为浮针在陇东大地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临床中我坚持单纯用浮针治疗,奉行排他。大多病例疗效显著,但总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比方如何拓展思路?如何掌控浮针治疗效果?防止疗效反弹的问题?疗效可重溯性问题?如何更好的驾驭浮针等等疑问。一再困扰着我,所以就有了本次回炉学习。

在研究所为期一周的学习即紧张又短暂,深深感到时隔一年,浮针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感到治疗更明晰、简洁,灌注更省力,疗效更快捷、宏大,似乎学习刚刚渐入佳境,却又要说再见了。在这一周的学习中,承蒙符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和文涛手把手的指导,可谓收益良多。(在我申请回炉和在研究所学习过程中,就不断有浮针同仁询问回炉收获,希望这篇回炉总结可以给有同样疑问的同仁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一.客观科学的接诊接诊时首先要做到明确诊断,确立是否是浮针的适应症(MTrP.引发的疾病)。浮针人永远都不要认为浮针是万能“神器”。更不要认为自己是无所不治的“神医”。一定要正确的估价自己。遇到疑难复杂病例,应当以客观、科学、严谨的态度,诚实的和病人交流,一定不要大夸海口,使病人的期望值过高,但最终既是很有效,病人也会不满意。最多只可以说这类病既往治疗过的大多有效。我们会百倍努力治疗的。

二.认真细致的诊断在病人的主诉和病历资料中善于发现蛛丝马迹,分析既往治疗失败的原因和诱发因素,根据症状和体征,初步确立患肌,有重点的排查。㈠确定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往往疾病是以一种表象的形式出现,病人主诉的患病部位大多是第二现场,而第一现场就需要我们浮针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溯源求本,勘查到原发MTrP。要有客观的逻辑推理的思维(当然这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上的,不是盲目主观认定)。尤其是那些症状突出,定位模糊的疾病,更是如此。㈡为使同仁们更能明确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的概念,举例说明。例如患者主诉:膝关节疼痛以内侧为著,行动不便。查:膝关节内侧有典型mtrp,这可能是第二现场,而通过排查发现缝匠肌肌腹存在MTrP,通过治疗,膝关节疼痛迅速缓解,那么缝匠肌上的mtrp就是第一现场。第一二现场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因果律。不是盲目的定位,是通过现场触摸和分析得出的客观结论。认清和分辨第一二现场是浮针疗效远期效果的保证。㈢不可忽视的辅助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作用。

三.全面精准的治疗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全面精准的治疗至关重要,这也是我本次回炉学习的收获。㈠全面是从疾病本身而言,应用远程轰炸的方法,涵盖范围广,快捷迅速产生及时效果。㈡精准是指应用远程轰炸的方法治疗之后,对于残留的顽固MTRP做精准定点的治疗,犹如定点阻击患肌,精雕细刻以期完全灭活MTRP,是获得远期疗效的保障。㈢以上两步尚不能收功,那就要排查协同肌、拮抗肌、必要时进一步做相关辅助检查如抽血化验等。㈣调整治疗思路,转换思维。在研究所经常看到符老师在谈笑间,完成进针、扫散、再灌注。取效于顷刻,愈疾于瞬间。大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的洒脱气概。这在符老师那里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四.扫散是基本功虽然扫散看似简单,实则正确的扫散方法,是良好疗效的保证,同时可以防护自己手腕不被劳损,可以事半功倍,这次回炉学习,对于扫散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五.再灌注是大学问再灌注在浮针治疗中至关重要,一个正确、有效的再灌注活动,可使复杂的情况,及时获得效果,例如一颈部僵硬不适伴头晕的患者上半场采用侧屈对抗和拉伸,症状改善不明显,下半场符老师仅仅加大灌注幅度和力度,患者立即感到所有症状消失,使我感到有效的再灌注的重要性。符老师说不到位的再灌注是很吃亏的,虽然诊断、触摸、进针都没有错,但如果再灌注不到位,也会无功而返。所以临床应该深刻认识理解符老师再灌注的五个特点:幅度大、动作慢、次数少、间隔大、变化多。这需要熟知相关的肌肉功能,方能知常达变。六.合理的医嘱是远期疗效的保证我们应该清楚认知到,影响疾病的维系因素是及其复杂的,患者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惯是影响疗效的关键,所以合理的医嘱很重要,也是远期疗效的保证,例如退行性膝关节病,通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不遵医嘱,坚持晨练跑步,会很快复发的,所以教给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很有必要。七.学必大道莫求小术有很多的浮针同仁有一个共同的误区,总希冀有人具体告诉他,什么病应该治疗什么肌肉,采取什么再灌注活动,其实这很难,单纯一招一式的模仿,只能停留在一个技术的层面,只是小术。只有学懂了浮针疗法的作用机理,熟知肌肉功能解剖,方是大道。所以浮针人要放下身段,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跟进浮针发展的步伐。切莫自我满足,而阻碍了自我进取。《淮南子》:“故有道以统之,法(术)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术)虽众,足以乱矣。”古尔大道可载术,小术未必化道矣。

通过本次回炉学习对于脑瘫、股骨头坏死、顽固慢性疼痛、顽固性面瘫等疑难病症,诊疗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使我对于浮针疗法在疑难病领域中充满了信心。相信本次回炉学习,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以上是我回炉学习的总结,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使更多的浮针人从中得益。旨在引发我们思维。拓展我们的思路。

郝晓明

单位:陇东浮针医学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bdxemby/8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