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耳鸣临床应用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Tinnitus)》(以下简称美国指南)由耳鸣指南制定小组DavidE.Tunkel等23位学者共同制定,年10月于《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增刊发表。
这是首部基于循证医学、用于评估和治疗慢性耳鸣的临床指南。指南在编撰过程中遵从严格的筛选条件,对入选证据的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其每一个行动陈述均有明确的证据支撑,对临床医生采纳指南中的意见有较为客观的指导。但同时也应注意,指南只是提供一个综合各方面证据的最优参考意见,在特定临床背景下医生应依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指南面对的对象是持续性的失代偿性耳鸣患者(持续时间6个月及以上)。失代偿性耳鸣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或健康功能状态;病人积极寻求治疗和干预策略以减轻症状。此类患者群体的入选理由,一是由于入选的临床研究多选取持续性失代偿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确保临床收治的患者与纳入研究的患者相似,有助于推广研究所得出的建议;二是该群体患病时间往往较长,伴有耳鸣症状的“中枢化”及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尝试过多种治疗手段,在临床诊治上最为棘手,也是研究的焦点所在。指南主要介绍了耳鸣的评估、治疗和管理、患者教育这三部分的内容,对现有主流的治疗手段进行了梳理,同时也附加了耳鸣诊疗相关资源的介绍。
1耳鸣的分类以往《德国耳鸣诊疗纲要》(以下简称德国指南)及我国《耳鸣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将耳鸣依据产生机制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耳鸣,德国指南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代偿和失代偿性耳鸣,依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美国指南在耳鸣的分类上采用了原发性和继发性耳鸣、新近发生的耳鸣和持续性耳鸣、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耳鸣的分类方法。耳鸣的治疗原则首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因此区分原发与继发性耳鸣有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进一步转诊。在诊断上提倡初诊时针对性地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以除外继发因素,和可能合并的严重精神疾病。相对地,原发性耳鸣是指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特发性耳鸣,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主观性耳鸣相似,但其则不仅指耳鸣症状,还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美国指南强调了对失代偿性耳鸣患者的区分,一是提示临床医生注意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症状的重要性,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识别并转诊,二是相对于代偿性耳鸣患者而言,失代偿性耳鸣需要更加综合的治疗手段。文中提出医生可以通过2种方法来进行判断:1)直接询问患者耳鸣是否恼人;是否妨碍交流、注意力、睡眠、或生活质量;是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治疗耳鸣。2)指南中列举了5种问卷,均包括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睡眠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耳鸣残疾量表(THI),该量表包括25个问题,评估了心理、社会、职业、生理功能和愤怒等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THI量表在国内耳鼻喉科门诊推广仍较繁琐,为此国内学者也设计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量表,其中有学者提出耳鸣程度评分法,根据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的持续时间,耳鸣对睡眠、情绪、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患者自己对耳鸣严重性的总体感受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已有研究对耳鸣程度评分法和THI评分法进行了评估,发现两种方法评估的总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耳鸣程度评分法应用较为简便。
2耳鸣的治疗美国指南中共有8项关于耳鸣治疗的概括(见表1),不同治疗策略有相应的推荐等级,说明如下:1)推荐:医师通常应遵此级别的建议,但需要注意掌握新信息和多加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myydzem/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