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好发人群虽然是60岁以上人士,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情况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我们周围40来岁发病的人已不少见,30多岁发病的也时有耳闻,值得大家警惕。
据相关数据显示,脑中风的患病人群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64岁的人最容易患中风,但是现有的劳动力人群在中风患者中占50%,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慢病、发病人数会增长2~3倍。
脑中风存在许多认知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中风。人们都知道高血压容易得脑血管病,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
误区二:青年人不必担心得中风。虽然脑血管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脑血管病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
误区三:中风发病突然,无法预防。在中风发病前往往会有许多先兆,比如中风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误区四:瘦人不会得中风。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脑中风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及女性、不良生活方式较多、承受压力较大有关。而在农村,因受教育水平、医学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限制,村民们相关疾病的控制率较低,不良生活习惯较多。
一大批脑中风高风险人群的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干预,60%以上的患者处于高危险状态,复发率非常高。
预防脑中风要从年轻人开始。目前,我国年轻人中肥胖、嗜烟者比例在不断攀升,肥胖者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两者促使脑中风的危险性增加,吸烟有助于斑块在动脉内堆积,限制血液流向大脑,造成缺血性中风。
此外,年轻人精力充沛活动量大,常常使血压波动幅度增大,易致血管壁破裂,造成出血性中风。
发生脑中风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脑中风的预警信号,因为只是出现很短暂的几分钟时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如突然一侧身体麻木或无力;
突然说话困难或理解障碍;
突然一只眼睛甚至双眼视物不清或有复视;
突然行走困难或失去平衡;
突然眩晕或剧烈头痛。
出现上述症状不要犹豫,赶紧到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脑中风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及早预防脑中风非常关键,请年轻朋友们一定要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管好嘴,注意饮食控制;
迈开腿,长期坚持运动;
开怀笑,保持良好的心态;
戒烟瘾,戒烟越早越好,戒烟是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myydzem/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