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耳鸣有一个误解,觉得耳鸣是肝肾阴虚,但事实并非如此,耳鸣其实就是脾破了,痰毒堵住了耳朵。
脾是生痰之源,当脾虚了,那么痰湿就无法正常的排泄出去,堆积在体内。堆积越多,脾自然就包裹不住了,于是破了,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气球的气太多了,那么气球就会破。
这些痰湿遇热就会上扬,像是水蒸气一样,这时就会来到面部,而九窍当中,光脑袋就占了七窍。
说一个之前治疗过的患者吧,这位患者耳鸣三年之久了,耳朵里总是有嗡嗡的响声,像是耳朵边有苍蝇一样飞来飞去的,尤其是吃完饭后,耳鸣就开始严重,一旦饿了,耳鸣还能轻一点。
刻诊,他的脉细舌淡,肢体有时候总感觉酸酸的,乏力,甚至偶尔麻木,食欲一般,大便差不多每天三次,不成形。
了解到情况后,我便开了方子,葛根、白术、陈皮、钩藤、橘红、石斛、蔓荆子。患者用药六剂之后,胃脘痞满不舒、饭后耳鸣的事很快就没有了,生活基本恢复如常,随访三年未曾复发。
脾主气化,主清阳之气的升发,脾虚则会清阳不升,气血就不能濡养头面,所以脑袋上的孔窍自然就不会畅通,耳朵自然就会被堵住,于是就会有嗡嗡的响声,其次,这个患者胃脘痞满不舒,有时还食欲不振,这就说明他的脾胃之能不正常。
我们的头部官窍一刻也离不开清阳之气的供养,它们就好比蒸屉上的包子,脾胃就是下面灶膛里的柴火,脾胃虚火不旺,这包子就没法吃,相应的我们的官窍就没法用。
脾胃之气失常,就容易化生痰湿,痰湿蕴积日久,就变成了痰热,痰热一旦上攻于耳,必然就会耳鸣。
当然了,这个痰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恶心的痰,而是体内因为脾胃运化不佳,导致体内的湿邪无法正常排出而聚集的痰湿。
也就是说,想要改善耳鸣,就必须要健脾化痰。将脾“缝补”好,让痰毒有处可去,这样耳鸣的问题才能完美的解决。
而这副方子里,炙甘草、葛根、白术、陈皮健脾益气,炙甘草、葛根健脾升清阳之气,白术能辅助健脾益气,陈皮行气并令补而不滞。
钩藤、橘红、石斛化痰除湿,钩藤可以用来熄风镇静,橘红、石斛能够清化痰热,前者治标,让上窜的痰火得到压制,后者治本,去掉痰热这个病根儿。
蔓荆子开窍醒神,用于清利头目,消除耳鸣的嗡嗡声。
从小我便对中医抱有一种崇高的敬意,深知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穷人出身的我,深刻理解那些看不起病、砸锅卖铁看病也看不好的人们的无奈与痛苦。因此,我始终怀揣着一颗不愿目睹患者受苦的心,致力于减轻他们的病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myydzem/1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