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有个声音就来了:
“嘤——”!
这个声音有点像电视机没信号的吱吱吱,有时候又有点像蚊子飞的嗡嗡嗡,有时候还像弱弱的电流声……嘤嘤嘤……
有时候这个声音会在几分钟内消失,但有的会持续几小时、几天……至于这些声音在哪里响,也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感觉是在耳朵里,有时候又在脑子里,甚至还可能在空气中。不管怎么说,这些声音只有你自己才听得到,而且越安静,你会觉得耳鸣越大声……注意了!你可能出现耳鸣了!
什么是耳鸣?医学上认为耳鸣是一种主观声音,简单讲,是一种没有声源但是自己能感受到的声音。
它可以表现为耳部声响或者脑部的声响,声音也是多样化的,有人感觉为“沙沙声”、“嗡嗡声”,有人感觉为蝉鸣声,有人感觉为“咚咚声”。
你的耳鸣是什么声音?可以告诉我!
但其实,耳鸣往往不是病!耳鸣是一种症状,发生率很高,成年人中每5个人就有一个发生过耳鸣。我国耳鸣人群约有3亿人以上!
在青年人中,耳鸣与工作生活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过度游戏等相关。
在老年人中,耳鸣往往发生率会更高,可能与自身基础病相关。中医上则认为跟自己身体功能的衰退有关。
耳鸣人群往往在发生初期并不在意,大部分耳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失,达不到称为疾病的程度。
虽然耳鸣是一种自发产生也可以自行消失的症状,但耳鸣人群中20%的人症状不能消失,这一类人有可能成为耳鸣患者,也就是因耳鸣在身心造成损伤的人。
目前研究表明,耳鸣可以进一步影响听力,耳鸣可以影响人的心脏功能,影响血压、血糖,对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久治不愈的耳鸣患者90%以上存在失眠,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或者焦虑,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而有些耳鸣更是需要大家重视:
1.如耳鸣搏动感较强;
2.伴有眩晕;
3.伴有单侧听力下降;
4.同时有手脚无力、麻木、嘴歪眼斜。
所以,耳鸣也可以说是身体给我们的一种警告,需要引起重视。
现有医学研究表明,耳鸣持续约3天以上不缓解就须进行相应的评估,耳鸣早期评估主要是听力的评估,早期耳鸣往往伴有听力的损伤,早发现可以提早诊疗。
长期耳鸣(大于3个月)患者须做更为全面的评估:听力评估、耳鸣程度及位点评估、心理评估,为治疗评价做好基础。
对有搏动感的耳鸣患者,有头晕、单侧听力下降,手脚无力、麻木、嘴歪眼斜须要进一步做神经系统检测。
那么如何预防耳鸣?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吸烟、不饮酒,是防止耳鸣的重要措施。
2.坚持适当有氧锻炼:每周坚持适当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预防耳鸣发生。
3.适当的心理建设: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不给自己太大压力,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可以减少耳鸣发生的概率。
4.老年人应做好基础病的管理:老年人群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myydzem/1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