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碰到病人问起神经性耳鸣的问题,现统一回答:
“耳鸣”(tinnitus)的定义: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事实上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人群发病率达17%,常被患者描述为铃铃声、嗡嗡声、咔嗒声、搏动声以及其他噪声。
“耳鸣”的机理:
·听觉系统的神经元本身存在自发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这种自发的电活动并不被感受为声音;
·耳蜗或听神经损伤后,神经元自发的电活动就传导到皮质,被人体感知为耳鸣,所以有时候病人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耳鸣”还是“脑鸣”了;
·同时激活了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启动了记忆过程,这种信号就被中枢储存为不愉快的信号,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急性耳鸣(3个月之内的耳鸣)的治疗:
1.目的:消除或降低耳鸣的响度;
2.尽早开始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期;
3.积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4.脱离噪声环境,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5.药物:短期激素应用、扩容、改善耳蜗微循环、神经营养治疗等,可联合应用;
6.高压氧治疗:其原理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听觉感受器的缺氧损害,促使耳蜗与听神经的功能恢复;尚处于临床试用阶段,对常规方法效果不好者可以尝试;咽鼓管不通畅者不宜高压氧治疗。
7.停用或慎用耳毒性药物,例如氨基甙类抗生素、顺铂、非甾体类抗炎药、袢类利尿剂、奎宁等。
慢性耳鸣(超过6个月的耳鸣):
1.教育和咨询(推荐):需寻求医生的咨询;
2.助听器(推荐):对于伴有听力下降的、严重影响生活的耳鸣患者应该推荐助听器;
3.耳鸣习服疗法(可选):
①放松训练:闭目静坐或平卧,用意念控制神经和肌肉的紧张性,先从头皮、额部、面部肌肉开始放松,逐渐将上下肢、胸部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每次10-20分钟,每日1-3次。②音乐疗法:用低强度宽带噪声不完全掩蔽耳鸣,噪声强度以刚刚听到为准。每次1小时,每天6次以上,休息10~2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掩蔽。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时都可以听,睡觉不听。可以使用耳鸣掩蔽器、随身听等装置。
4.药物治疗对慢性耳鸣的意义不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mian.net/sjxemby/354.html